
2021年5月14日 (周五) | |
07:30-08:30 | 会议报到(二楼瑞立厅) |
08:30-09:00 | 论坛开幕式 |
领导致辞 | 主持人:陈小鸿 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院长 |
致欢迎词 童小华 同济大学副校长 | |
致欢迎词 汤天浩 中国电源学会副理事长 | |
致辞 王 军 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| |
致辞 李峰 上海市嘉定区副区长 | |
09:00-09:40 | 安路生 国家铁路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 ——坚持创新核心地位 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 |
09:40-10:20 | 钟志华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 ——智慧车列交通系统及其工程实践 |
10:20-10:50 | 合影、茶歇 |
大会报告二 | 主持人:李永东 清华大学教授 |
10:50-11:30 | 丁荣军 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中国中车首席科学家 ——轨道交通运载装备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|
11:30-12:10 | 陈清泉 中国工程院院士、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、香港大学荣誉教授 ——电气化交通时代四网四流融合技术 |
12:10-13:30 | 午餐(37楼自助餐厅) |
大会报告三 | 主持人:曲荣海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|
13:30-14:00 | 林国斌 磁浮技术铁路行业重点实验室主任,同济大学教授 ——高速磁浮技术的发展及趋势 |
14:00-14:30 | 吴广宁 西南交通大学教授 IEEE Fellow ——高速列车大功率弓网受流的关键技术 |
14:30-15:00 | 宋高升 三菱电机半导体大中国区技术中心总监 ——轨道牵引机电动汽车用功率半导体解决方案 |
15:00-15:20 | 茶歇 |
大会报告四 | 主持人:康劲松 同济大学教授 |
15:20-15:50 | 吴冬华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,中国中车科学家 ——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研制 |
15:50-16:20 | 徐国卿 上海大学教授 上海电源学会副理事长 ——车辆电传动系统状态感知与健康管理技术 |
16:20-16:50 | 傅俊寅 深圳青铜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总经理 ——碳化硅器件门极驱动技术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 |
16:50-17:10 | 茶歇 |
大会报告五 | 主持人: 郑泽东 清华大学副教授 |
17:10-17:40 | 贡 俊 国家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全产业链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 ——解读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.0》电驱动总成系统 |
17:40-18:10 | 李永东 中国电源学会交通电气化专业委员会主任,清华大学教授 ——我国交通电气化产业和技术-发展路线图 |
18:10-18:20 | 花为 东南大学教授 ——第六届电气化交通前沿技术论坛信息发布 |
18:30-20:30 | 晚餐 37楼自助餐厅 |
2021年5月15日(周六) | |
专题1:交通与能源融合(二楼瑞立1厅) 主 席:马静 胡海涛 | |
08:30-08:50 | 报告1 郭庆来 清华大学 长聘教授 ——信息-物理-社会融合视角下的交通网-能源网协同优化 |
08:50-09:10 | 报告2 麦瑞坤 西南交通大学 教授 ——轨道交通无线供电技术 |
09:10-09:30 | 报告3 丁一 浙江大学 教授 ——新基建下电动汽车充电站发展的调整与机遇 |
09:30-09:50 | 报告4 穆云飞 天津大学 副教授 ——电动汽车集群与电网互动调控技术 |
09:50-10:10 | 报告5 胡泽春 清华大学 副教授 ——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优化运营策略 |
专题2:轨道交通牵引与传动(二楼瑞立3厅) 主 席:宋文胜 张志学 | |
08:30-08:50 | 报告1 宋平岗 华东交通大学 教授 ——基于MMC-MVDC的车网耦合牵引供电与传动系统 |
08:50-09:10 | 报告2 刘伟志 北京纵横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研究员 ——时速400公里高速动车组多制式牵引系统 |
09:10-09:30 | 报告3 侯晓军 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 首席技术专家 ——从能耗分析谈轨道交通车辆的节能措施 |
09:30-09:50 | 报告4 刘华东 中车株洲所 高级工程师 ——轨道交通非接触供电技术及工程化 |
09:50-10:10 | 报告5 苟斌 西南交通大学 副教授 ——电力牵引系统故障诊断与健康管理技术 |
专题3:电动汽车驱动与充电 (三楼浦东厅)主 席:汪凤翔 王浩宇 | |
08:30-08:50 | 报告1 吴绍朋 哈尔滨工业大学 教授 ——电动车用集成型电驱动器技术 |
08:50-09:10 | 报告2 汪凤翔 中科院海西院 研究员 ——交流电机模型预测控制 |
09:10-09:30 | 报告3 王浩宇 上海科技大学 长聘副教授 ——电动车充电系统中的宽增益dc/dc变换技术 |
09:30-09:50 | 报告4 吴德亮 上海大学 副教授 ——变模长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策略在电动汽车驱动与充电系统中的应用 |
09:50-10:10 | 报告5 陈彪 中科院电工所 助理研究员 ——电机驱动系统的冷却技术研究 |
专题4:直线电机与磁浮技术 (三楼嘉定厅)主 席: 徐伟 吕刚 | |
08:30-08:50 | 报告1 龙志强 国防科技大学 教授 ——高速磁浮列车悬浮控制技术研究与挑战 |
08:50-09:10 | 报告2 佟来生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教高 ——160km/h磁浮列车关键技术 |
09:10-09:30 | 报告3 马光同 西南交通大学 研究员 ——高温超导电动悬浮磁体设计、制作与测试 |
09:30-09:50 | 报告4 吕刚 北京交通大学 教授 ——轨道交通直线电机及其关键技术 |
09:50-10:10 | 报告5 张弛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 研究员 ——高效清洁增程式内燃直线发电系统设计与控制 |
10:10-10:30 | 茶歇 |
专题5:电气化交通新技术(二楼瑞立1厅) 主 席:李虹 胡存刚 | |
10:30-10:50 | 报告1 刘志刚 西南交通大学 教授 ——高速刚性接触网的研究进展与挑战 |
10:50-11:10 | 报告2 李伟林 西北工业大学 教授 ——飞机供电系统技术发展:从多电飞机到电推进飞机 |
11:10-11:30 | 报告3 李明勇 中船重工第七一二研究所 教高 ——船舶电气化的发展现状与路线 |
11:30-11:50 | 报告4 杨晓峰 北京交通大学 副教授 ——城轨交通的杂散电流问题及治理技术探讨 |
11:50-12:10 | 报告5 孙友刚 同济大学 副教授 ——磁浮列车智能监控技术 |
专题6: 新型电机技术(二楼瑞立3厅) 主 席:花为 马铭遥 | |
10:30-10:50 | 报告1 黄晓艳 浙江大学 教授 ——轨道交通高效永磁牵引传动技术 |
10:50-11:10 | 报告2 徐永向 哈尔滨工业大学 教授 ——深海运载器中的电推进技术 |
11:10-11:30 | 报告3 张永昌 华北电力大学 教授 ——交流电机“无模型”预测控制 |
11:30-11:50 | 报告4 王伟 东南大学 副研究员 ——基于镜像原理的永磁直线电机驱动系统电流传感器容错控制 |
11:50-12:10 | 报告5 钟再敏 同济大学 教授 ——基于WPT原理的高频无铁芯电机位置检测原理及其实现 |
专题7:新一代电力电子器件 (三楼浦东厅)主 席:杨树 梁琳 | |
10:30-10:50 | 报告1 曹文平 安徽大学 教授 ——功率半导体器件智能驱动技术 |
10:50-11:10 | 报告2 刘国友 中车株洲所 副总工程师 ——轨道交通用SiC功率半导体技术及其产业化进展 |
11:10-11:30 | 报告3 宁圃奇 中科院电工所 研究员 ——SiC器件在车用电机中的应用探索 |
11:30-11:50 | 报告4 王来利 西安交通大学 教授 ——宽禁带器件封装集成及其在电驱系统中的应用 |
11:50-12:10 | 报告5 周琦 电子科技大学 教授 ——GaN HEMT功率器件应用可靠性机理 |
专题8:储能科学与技术(三楼嘉定厅) 主 席:赵晋斌 韦莉 | |
10:30-10:50 | 报告1 吴明霞 国家车用超级电容器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研究员 ——高能量超级电容在公共交通的应用 |
10:50-11:10 | 报告2 卢少锋 华南理工大学 研究员 ——轨道交通车载储能装置与列车节能运控系统建模与优化 |
11:10-11:30 | 报告3 杨迪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 ——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储能技术应用场景分析 |
11:30-11:50 | 报告4 毛玲 上海电力大学 讲师 ——轨交用锂离子电池建模及寿命预测研究 |
11:50-12:10 | 报告5 杨帆 同济大学 助理教授 ——铁路轨道环境能量收集技术 |
12:20-13:30 | 午餐 酒店37层自助餐厅 |